蒙香文化

焚香的意义

许多人烧了一辈子香,却不知道烧香的真下意义。佛法的修行,无非是透过外在有形的种种动作,用来启发内在每个人本身就具足的佛性。而这种烧香供养聚集福德资粮的方法,乃是藉由修行者每天烧香时,特别再赋予观照思量和持咒发心的方法,使烧香的立意更趋于圆满和丰富,并日渐具足成就的资粮,减少修行过程的障碍,可说是一种自利利地,极称方便和有益的最住法门。(维摩经)有云:上方有众香世界,众生闻香入律,自然止恶生善。虽然这是指众香世界的行者闻香而令行止有戒律,并且息火恶念而生出善法,对士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可适用。

好的香,自然会让闻者生出喜悦,这种喜悦对平素有修持的行者,马上会转换般若性智,对没有任何修持的众生,也可因此获摄受,暂时止息恶念,进而生出向佛的善念。尤其重要的是六道众生当中,有诸多众生尚会觉知病痛和饥饿,这些众生全靠佛教寺庙每天午供、药食等布施,才能稍解饥渴,其它的宗教均付之阙如。而身为一个佛教徒,应该分担这些如家业,每大在家中修习烟供,普令六道众生闻香而食,满足六道众生的饥渴,如此结缘,日积月累,将是修行者成就的较佳资粮。

烟供所使用的香,需具足(上供下施)的功能,否则不易竟功。所谓上供即是供养诸佛菩萨,下施即是布施六道众生。坊间一般的俗香皆未如法制作,故皆不具(上供下施)的功用。

供养诸佛普萨可用五香、五宝、五谷、五约、五甘露,这些是娑婆界较好的东西,而布施六道众生则需另加舍利、甘露丸、经咒,使六道众生得以摄受而获益。

 

烟供法的由来

相传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前,佛法由印度传到中国,在中国建立了佛教的寺庙-白马寺(经书由白玛驮运而来)。而佛法传到西藏地区,当时藏王赤松德赞想建一座寺庙来弘扬佛法,但是白天盖庙晚上却被妖魔鬼怪破坏,盖了很久一直盖不好,于是派人到印度请来了法力高强的莲花生大士。

当时大家都认为莲花生大士(简称莲帅)会跟这些妖魔斗法,但是事出意外莲师来到当地;收集了许多香树木、松树等,以及一些好吃的食物、好看的物品;等到晚,将这些美好的事物烧起来,同时配合上经咒,供养这些妖魔鬼怪,此时的妖魔们身受感动之余,便尽心尽力帮忙盖庙,于是日夜动工,这座寺庙反而提早完工,而这座寺庙便是西藏的寺庙一桑耶寺;花生大士便成为藏土的精神指标;而这种供养的方法便是供法的由来。

一般我们在家自行做的烟供,有桑和束二种。早上做的称为[桑],傍晚做的称为[束]。桑及束二种,都含有“上供和下施”。(上供和下施是在一起的,不是分开的)

[桑]主要是清净及消除碍障。[束]主要是回向、给予众生。

 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