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蒙古,蒙医、中医、兽医和“神医”几乎并立存在。在操持这些行业和与此发生关联的民众中,多多少少领受过一点像空气一样说不清,但又好像真的存在的一些东西。
民俗中的各种神秘的传说,似乎在强化着这种影响我们的能量,我们将它简称为“神奇”。
老香户在蒙古香的制作义理中,有意无意间透露了或存在,或臆想的这种观念。
无论蒙古香的作香义理中包含的理念如何,它的用心是善良的,都是在努力征服着有害于人们康乐安宁的灾厄。
也许是地广人稀的孤寂,使这里的人对山水旷野、花草树木有着人对人一样的感情。这种由衷的情感,使老香户也在作香中,按照万物有灵的观念,像排兵布阵那样一丝不苟地使用着可以入香的东西。
……传说“白老翁”是阿尔泰山神,也监管科尔沁草原的兴衰枯荣;祈求他临坛加持的香料,好。祭祀他时,较早也要在太阳西沉时进行。
“上天无路哭声轻,年生日月地中行。七星落地九星找,隔壁三家撞金钟。”
祭祀天地的情况,在作蒙古香的香头时,经常按着有利的时间排序虔诚地进行。
天麻、苦艾、地榆和红枣等祭祀作香的用料尽含在口诀之中。
芥子。
除医药性质,它还是辟邪的香料之一。
冰碱。
蒙古香的好几种香在制作中,用到它。
河床土。
用量很少,但好多香的原材料里有它。
土硝。
放它不仅仅为了助燃。
荞麦棵子燃烧后的灰,作香时放里。
神奇的老配方……
这是一种观念,也是一种态度。
蒙古香,牵挂着用香人的梦想。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春节,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,是辞别旧岁,迎接新年的开始。在这个炎黄子孙隆重的节日里,祭祀祖神、供奉先人、迎禧接福、祈求丰年,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,表达人们的美好祝福和热切期盼。上一炷香,许愿祈福,希望新的一年里,事事顺利、家人安康,是信仰,也是民俗。
主要是历史原因,除了宗教用香外,中国的香文化在清朝断代。香文化在国泰民安的盛世较盛行,唐朝用香最较繁荣较**。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寄托。自古四般闲事有焚香、挂画、品茗、插花。古人沐浴更衣后焚香,再出席重要场合,以显圣洁庄重。清末,战乱纷纷,香文化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化到如今,香文化已在中国断层将近200年。
至治馨香,感于神明,黍禾非馨,明德惟馨”香是有内涵的东西,值得今人研究。 香较早用于祭祀,亦作为药用。它的芳香疗法体现了其药用价值。人们相信,香所产生的烟往上升,它犹如一个信使,能将人们的愿望传递给神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