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了解香文化吗?
其实 ,中国香文化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,主要用于除味、祭祀、辟邪和医疗等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,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蒙古族传统制香文化的渊源吧!
蒙古族用香历史悠久,节庆、祭祀、出征、蒙古族萨满、医疗、馈赠等都与用香息息相关。2018年,“蒙古族皇家古法手工制香技艺”被列入呼和浩特市级非遗项目,为进一步传承和发展蒙古族制香技艺奠定了深厚的基础。
蒙古族手工制香采用天然植物构成,蒙地萨满又称巫医,自远古时期至今仍以香药为引,为人、兽驱邪治病。随着历史发展,商贸往来及昭君出塞等有名历史事件的发生,不断有中医药学、汉地文化、佛教文化、冶炼、织造等技术传入少数民族地区。后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,蒙古地区的制香技法逐渐将中医、蒙医、宗教等文化结合地区的环境气候、野生药材、用香习惯及蒙古族萨满医学文化等,延传下一套具有蒙古族地方特色的香药炮制技艺。
其独特传承制作工艺十余道,每道工序都非常讲究,一丝不苟,可谓是千年草原香文化的“活化石”,是富有历史味道的香品。
修、蒸、煮、炒、炙、炮、焙、飞、印、蒸馏、提纯、发酵等方法,保存、延续并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精华。蒙地寒冷海拔高、光照充足、四季分明,药材成熟期长,同类药材较其它省份性味更佳。
2019年,蒙古族手工香成为国礼,赠于印度西亚布米国王,王后及公主。
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蒙古族手工香,会将蒙古族香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。
未来的诗和远方之间,终归会燃起一柱清香,久久缭绕在天地之间......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春节,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,是辞别旧岁,迎接新年的开始。在这个炎黄子孙隆重的节日里,祭祀祖神、供奉先人、迎禧接福、祈求丰年,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,表达人们的美好祝福和热切期盼。上一炷香,许愿祈福,希望新的一年里,事事顺利、家人安康,是信仰,也是民俗。
主要是历史原因,除了宗教用香外,中国的香文化在清朝断代。香文化在国泰民安的盛世较盛行,唐朝用香最较繁荣较**。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寄托。自古四般闲事有焚香、挂画、品茗、插花。古人沐浴更衣后焚香,再出席重要场合,以显圣洁庄重。清末,战乱纷纷,香文化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化到如今,香文化已在中国断层将近200年。
至治馨香,感于神明,黍禾非馨,明德惟馨”香是有内涵的东西,值得今人研究。 香较早用于祭祀,亦作为药用。它的芳香疗法体现了其药用价值。人们相信,香所产生的烟往上升,它犹如一个信使,能将人们的愿望传递给神明。